322 魔幻组合,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度_大清话事人
课间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322 魔幻组合,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22 魔幻组合,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度

  第323章魔幻组合,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度

  潮州府外郊区,

  赖二重回故地,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熟悉、亲切。

  诸位太公,以及乡亲们是如此的亲切,虽然交流费劲,可情感真挚啊。

  而且,

  她还新收了一位潮州籍黄氏少女作妾,方便翻译方言。

  “赖署长,饮茶!”

  “谢太公。”

  黄太公一脸老人斑,眼睛浑浊,但思维却是异常的清晰。

  赖二新收房的妾就是他诸多孙女之一。如果不是因为这层关系,他压根记不得这位孙女叫黄招娣。

  他此次南下,是奉李郁之命半公开半潜伏,长期在粤南活动。

  潮州府稍有野望的大家族都在私下购买军火,组建私兵。

  这才换来了他们一些认真的教导。比如,怎么瞄准,怎么清理枪膛,距离多大合适。

  赖二,曾经在潮州深耕许久。

  广东的田赋向来遥遥落后,和云贵是一档的。

  不如做个贸易署署长,好歹是主官,自己说了就算。

  于是,宗族只能私下给他们塞点银子,早上请早茶,晚上请喝酒。

  李郁改任他做了贸易署署长,名义上是降职了。可他却松了一口气,因为那副大臣实在是赶鸭子上架,做不好做不来。

  “无妨,我会向陛下替太公请功的。”

  如今重返故地,自然是人脉深广,各路豪杰纷纷上门拜访。

  黄太公连忙拱手向北,表示敬意。

  ……

  这一趟来,还带来了十几名江南籍老兵,以传授火器使用办法的名义,轻度介入本土各宗族的私兵。

  而潮州官府保持了缄默。

  宗族首领们一声令下,敢把下乡的衙役给绑了沉塘。

  我不仅要挣你的银子,还要做你的大爷!

  他们教宗族子弟们使用火器时,各种藏着掖着,敷衍不耐烦都写在脸上,颇符合这个时代师傅的心态。

  不是广东的兵丁手狠,而是不动用军队的话,这下乡催粮就是找死。

  ……

  军备竞赛一旦开启,就只有变本加厉。要么卷死别人,要么被别人卷死,根本停不下来啊。

  赖二喝了一口功夫茶,问道:

  “府城那边?”

  总之,

  微妙的平衡,脆弱的和平,大家都不太敢打破。

  原因很简单,要较真,那双方就要撕破脸。一旦开打,如今官府没有十足把握镇压乱民,说不定还会被反推。

  黄太公说的很自信,也很不屑。

  全省上缴的钱粮排名靠前,那是因为商业实在是繁荣,商税银比例大。

  而装瞎子,大家互相糊弄,至少这乌纱帽还能继续戴着,至于说能戴多久,得看各位太公的野心。

  寨子里的黄氏青壮人手一杆燧发枪,寨墙还架设了火炮,堪称实力强横。

  如今,

  纵然精明狡诈如太公,

  也放弃了对他们想夺权的警惕,转而担忧他们只想混日子,啥真招数也不教。

  使火器不是使锄头,没有正确的教授,这帮宗族汉子未必玩的转。

  广东这地界,向来就是造反的大本营。

  所以,

  这帮人的介入一点都不违和,相反还受到了欢迎。被宗族首领们好吃好喝的招待着!

  从征收钱粮这一桩事,就可看出风气之不俗。别的地区拖欠,也就是一二衙役下乡催收捉拿,而潮汕,那必定是大兵推着炮,扛着刀枪下乡催收!

  先用火炮轰击拖欠钱粮的村子,然后再一哄而上。

  毕竟黄家的孙女有20几个,光叫什么什么娣的就有五六个。

  自家的乌纱帽肯定不保,性命都有可能不保。

  “广州的洋鬼子那边,我派人去接触了。信送到了,至于结果~”

  主要是他手里掌握着异域军火的唯一来源,背靠强大的吴国军工行业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“您放心,知府衙门上下都是瞎子。每月给500两的孝敬,底下人也都分点散碎银子,钱粮按照半数交纳,这就很给鞑子官面子了。”

  而这帮来自第4军团的老兵,深谙生意之道――上赶的不是买卖。

  “太公,我如今也算是半黄家人。所以,才帮你们全部换装燧发枪。”

  “明白明白。这份情我们都记着。”

  赖二实际上也搞不懂,为啥陛下突然卖来了一批燧发枪,30两银子一杆。

  直到这帮人把燧石打秃了,弹簧失去了劲道,才明白靠损耗件挣钱是有多缺德!

  火绳,是可以自制的。也许没有那么耐烧,但是不影响使用。

  而燧石和弹簧,一般人绝对造不出来。

  至于说存在被有心人仿造的风险。清廷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,而是“防汉”和“固步自封”。

  李郁仔细琢磨后,觉得卖燧发枪利大于弊。

  除了挣钱,还能培养用户忠诚度。军火买卖,很容易就和正治挂钩。

  买了我的武器,以后你就是我的人。

  拒绝我的好意,这些重金购置的武器就会变成废铜烂铁。

  ……

  “赖署长,如今你们改卖黄铜炮了?”

  “陛下说南方潮湿,铜炮不容易生锈。”

  “道理我都懂,可是这炮膛为什么是方的?”

  “我也不懂,据兵工署的人说,这叫六角炮,打的更准。”

  黄太公虽然说不出来问题在哪里,但吃了60多年的咸盐经历告诉自己,可能不那么简单,这其中定有猫腻。

  旁边的一名黄氏中年人,赶紧证实:

  “太公,族内年轻人昨天开了3炮,真的比以前准。”

  “是吗?那可真是太好了。赖署长莫怪,人老了,跟不上这外面的发展了。”

  赖二确实不知道这其中的深意。

  李郁也没打算告诉他,只和老张头爷孙俩交代过实底。

  搞六棱炮弹,是为了让太公们以后只能找自己买炮弹。离开自己,这炮只能融了打边炉。

  黄铜材质造炮是因为铜比铁软,更好加工。

  总之,

  吴国为华南地区的地方实力派准备的军火全是定制版。天下独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

  ……

  俩人正聊着,寨子外传来了喧闹声。

  黄太公拄着龙头拐,低声说道:

  “赖署长,人都到了。今日英雄会以你为尊,请!”

  地方宗族,大户,海匪,天地会,走私商,各路势力集聚一堂。

  赖二神采飞扬,一路拱手。

  昂首阔步,气场十足。

  开口就是一句狠话:

  “从今往后,潮州乱不乱,我们说了算!”

  众人瞬间激动,被这句牛哔轰轰的话刺激的热血沸腾,颇感光荣。

  好日子,这就来了!

  鞑子官,鞑子兵以后敢推着大炮下乡,就弄死他们。

  黄太公拄着拐杖,微闭眼睛在一侧坐着。人老了,精神不济。

  吃酒的时候,他找了个机会叮嘱孙女:

  “招娣,你可要记住,你姓什么。以后咱黄家这一大家子,可得帮趁着点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……

  然而,

  黄招娣刚过门奉茶的时候就被赖二的正妻,陆翠儿给反复洗脑了。

  陆翠儿一家是受过李郁厚恩的,她的忠心无懈可击。

  同为女人,

  她严厉警告了黄招娣,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夫荣则妻妾荣,夫亡则妻妾亡。既然嫁入赖家,就要以夫家利益为重,莫要做那吃里扒外之事。

  黄招娣,当场对天发誓永远以夫家为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ejian8.com。课间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ejian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